文化是核心竞争力。学校创始人王庆义始终坚持“文化立校”的思想。在“翼文化”的发展过程中,既有他对办学之初的顶层设计,又有广大教职员工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探索,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丰翼教育特点的学校文化。
第一节 “翼文化”的形成及影响
学校成立之初,为什么要冠以“丰翼”二字?展开来说,“丰翼”就是要丰满羽翼。假如说每个学生都像羽翼未丰的小鸟,学校的职责就是让他们的羽翼丰满起来!所以,名誉董事长王庆义把学校冠名为丰翼中学,要表明的办学初衷正在于此。
于是,有了明确的办学宗旨“丰冲天之翼,酬兴国之志”。
那么,什么样的“翼”才能让学生一飞冲天并一酬壮志呢?从“翼”的生理特点上,王庆义抽象出了它的教育价值,即“体魄健全,形象优美,志向崇高,前程远大”。
于是,逐步形成了“办真教育,做翼文化”的办学思想。这里有“发现天性,顺应天性、塑造天性”的教育理念,有“现代化,高品位,有特色”的办学目标,有造型简练优美、寓意“展翅飞翔”的独特校徽,有“健、美、高、远”的实践要求,还有校训“德载进诚,学求精用”,校歌《让我们丰满羽翼》……作为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,它们或相辅相成,或前后关联,共同组成了丰翼教育集团各学校的文化内涵。
为了让学校文化通过师生视觉、听觉等感官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,丰翼教育集团进行了成系列的“翼文化”的物质表现设计。丰翼中学总体布局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,大门口优美的弧线恰似雄鹰舒展的翅膀,学校又对影壁、广场、道路、建筑物、景观、楼道、楼梯间、门厅等一切能够感知的地方,进行了围绕“翼文化”精神内涵的文化布置和命名,使广大师生员工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学校文化的提醒,从而让自己的言行更符合“翼文化”的价值取向。
学校文化的最大力量在于引领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,使之更符合学校主流价值观的要求,这势必与必然存在的有些个性诉求形成矛盾。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?丰翼教育集团各学校在“翼文化”思想的引领下,设计并推动落实了成体系的一整套制度。从队伍建设到工作规范,从以人为本到事业发展,从体制优势到机制活力,这些体现“翼文化”思想的制度在实践中逐步内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。文化的力量让全体师生员工焕发出青春和活力,催生出“做实、做细、做深、做新、做优”的优良作风和学校风气。
师生创造文化,文化浸润师生。新时代的“绅士风度,淑女风范”成就了丰翼教育集团各个学校的良好社会形象;“大雅之堂,教育圣地”的目标正一步步成为现实。
文化办校,需要办学领导者教育思想、教育理念的引领。在创始人王庆义同志的引领下,“翼”文化逐步成为了集团的核心精神文化。
学校文化特色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,需要很多任学校领导的不断打磨——制度的修订和意识的提升。这种文化沉淀下来,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之后,学校就会渐渐地发生变化,形成一股强大的磁场,让所有师生员工受到感染、启发,不自觉地进入到文化磁场内部,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,竭尽全力。
第二节“翼文化”的外在表现
2.1丰翼中学“翼文化”的外在表现
“翼文化”,首先反映在丰翼中学的形象上。俯瞰整个学校,它就是一只飞翔的雄鹰;教学楼的拐角不但避免了形状上的呆板,而且颇具翅膀的形象;镶嵌在学校门口的校徽像一排大雁凌空而起,也像摞在一起的经典书籍;学校唯一一条标语“发现天性,顺应天性,塑造天性”迎门横亘在彩翼天地的楼顶正中,向人们宣示着丰翼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,以理念引领“翼文化”的形成。
“翼文化”还反映在对事物的命名上。丰翼中学迎门有一组学校自己创作的雕塑,名曰“比翼”。它由鸾鸟、鸿雁、大鹏、仙鹤、雄鹰组成,意为学生虽然素质不同,爱好各异,但应该积极向上比翼齐飞。这些雕塑对应的是五栋教学楼的名字,他们分别是:鸾翼楼,意为品德高尚;鸿翼搂,意为志向崇高;鹏翼楼,意为前程远大;鹤翼楼,意为形象优美;鸢翼楼,意为意志坚强。他们共同反映的就是“翼文化”的主要内容:体魄健全,形象优美,志向崇高,前程远大。而把艺体中心命名为“彩翼天地”,则意味着学生在这里可以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艺术素养,会把自己变得更加靓丽美好。
比翼雕塑两侧的微地形分别叫做北翼林和南翼林,学校东西走向的三条道路分别命名为北翼路、南翼路和中翼路,位于学校中心地带的广场则被称之为“扶摇广场”,它与五栋教学楼和纵贯学校南北的两条道路——东风路、虹霓路共同诠释着学校建筑的设计理念:丰满羽翼,假借东风,扶摇直上,比肩霓虹。
为避免“翼文化”在命名上的泛化,学校以对“翼文化”间接揭示和意义延伸的方式,对其他楼宇和景观进行了命名。
男生公寓称之为“雅士苑”、“名士苑”,女生公寓称之为“静淑苑”“惠淑苑”,引导学生练就“绅士风度,淑女风范”,注重的是形象优美。学校有许多微型景观:静心池、涌思泉的动静结合是对内心沉静、思维活跃品质的形象引领。智慧门上的两把钥匙希望师生共同开启智慧之门,文化中心南墙上的浮雕透露出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魅力,科教中心楼顶状似博士帽的建筑激励学生企及更高的学术殿堂。江南风韵、太行风骨、三紫风情集合了从江南到江北不同的树木花卉,把祖国山河之美以微缩景观的形式展示出来,让师生受到美和爱国情愫的熏陶。金色年华、春华秋实、栖凤园、舞鹤园以及松柏情、丰翼芯无不在景观中洋溢出各种美好和道理,让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受到某种思想启迪。这些命名虽没有出现“翼”字,却处处透露出“翼文化”的思想内涵。
“翼文化”的深入引领和实践更多体现在教室、楼梯、楼道的文化利用上。教室内有统一的文化布置,其他地方则是学生思想、学习、生活的个性化反映。楼道、楼梯间有“名人名言、名人事迹”,有身边的榜样,也有各教学班的“自留地”。“自留地”展示的有“班级名片”、学生活动情况和成绩、学生个性化的作品。
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让“翼文化”不断出现在师生面前,这种反复提醒就是一种心理强化。师生员工的言谈举止、仪态仪表,可以时刻处于标准的衡量中,其中规范和内化的作用不言而喻,“翼文化”的无声润物,如春风吹绿江南两岸,日新月异美不胜收。
学校通过内化与外化文化理念,分段渐进地推进学校文化建设。“翼文化”逐步成为师生所向往、所追求的文化,在集团形成了所特有的文化价值观,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,得到了领导和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。
2.2 丰翼小学外观文化总体设计
丰翼小学本部,在成立前就利用丰翼中学原有办学条件,对校园文化进行了整体设计。
大门内两侧,东面墙壁印有“仁义礼智信,展绅士风度;温良恭俭让,显淑女风范”,西侧为办学理念、办学目标、“翼”文化,门柱为蓝天白云、碧海沙滩,海鸥展翅高飞图。
迎门院落正中是鸿鹄展翅钢塑,意为激励学生重读书爱科学,展翅高飞。“欲随鸿鹄排云上,便借晴空到碧霄”,给人以海阔天空任我行的想象。
升旗台方正庄严,银杆耸立,上方国旗迎风飘扬。
院内东侧,杨柳依依,紫槐飘香;西侧松柏挺拔,白杨伟岸;东西青绿相谐,刚柔相济,相得益彰。北侧冬青,春天青中露绿,夏日黄肥绿瘦,秋来青色凝重,冬到蓄势待发,四季不衰,张弛有度。
北楼廊文化以名家对“序、度、正、善、智、达、立、直、新、诚、信”等字的内涵解读,取要素设版块。
“德之不修,行之不远”,楼廊西侧,文化主题是“正品行”;“学之不讲,淺嘗輒止”,东侧主题是“修学问”。1-4层分别以“知序、向善、崇智、尚达”冠名。事成于始,凡成功必由所起,“序”是善良之由起,是孩子最先能接受的基本规律;“善”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力量,礼成于善,善则礼成,学恒于善,善则学恒;“智”是比较和判断(卢梭),“好问、好察、好辨、好思、好为”是必由之路;善高而智,智高而达,世间一切真理都在于探本源,知归宿。楼梯为“路”,从西向东分别以“鸾翼、鹤翼、鸢翼”命名,以显求索进取之意。每梯一个主题拾级而上,由下而上渐次展开。
南楼文化设计基本与北楼相同,楼廊1-5层,分别取名“忖度、思正、承本、植根、博学”,“发而有节,行而知止”,“度”乃修身养性之要义;有度乃正,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,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(歌德);本正源清,人生自明,承本植根,才可博众家之长,为张扬个性所用。两梯一为鸿翼路,一为鹏翼路,与楼廊文化以“翼”相谐。
教室室内文化,由学校统一要求,除按上级要求必须张贴的以外,文化布置由班主任主导,遵从班级理念自身特点,学生自我设计。教室廊内外墙,设班级标牌,含班级名称、班主任姓名、班级理念、班级口号、教师寄语。中间有班级文化专栏,展示学生风采。
图书馆取名“静博堂”,一侧为必读和推荐书目简介,一侧为学生读书成果展示,一个年级一个区域,并配以读书名言。
从南楼到餐厅,过两个门洞,取名为“光荫路”,将小学课本重点古诗,以诗配画形式按年级顺序张贴。
餐厅取名为“明辛园”,厅内以招贴画为主要形式,内容主要体现“安全、洁净、文明、节约、知足”几个重点。
操场有一片树林,取名为“自得林”。
九廊六路,配以厅堂园林,将办学理念融于其中,呈顺序性连接,体现德育纲要和学生学习发展的整体规划,使校园文化浑然一体。
自建校之日起,丰翼小学每年从学生的学习、创作成果中选取精华,逐步将廊梯文化中的插图替换为学生自己的作品,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。
集团其他学校的外观文化也各具特色。